【资料图】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帙恒 通讯员 朱元珏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传统观点认为,热射病主要源于高热单纯的物理性损伤,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袁芳芳与团队研究发现,热射病的重要致死机理是高体温激活了细胞的程序性死亡通路,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损伤。

2022年,长期从事热射病等危重症多脏器衰竭基础研究和临床一线工作的袁芳芳,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揭开了“高温刺客”热射病的神秘面纱。“成果没有出来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它是一粒芝麻,还是一个西瓜。”4月26日,谈到一个好的成果需要时间打磨,袁芳芳表示,会抱着质疑精神在科研路上大胆走下去。

2012年,硕士毕业的袁芳芳进入南部战区总医院攻读博士。通过临床观察,袁芳芳发现南方地区人们中暑现象极为普遍,且死亡率很高。然而,多年来,高体温如何导致脏器损伤与机体死亡的机制并不清楚。

“一些重症中暑的患者送来,我们按常规降温方式处理,虽然患者体温迅速降至正常,但最后还是走向死亡。”袁芳芳说,肯定存在其他某种机制引起热射病死亡,而不是简单的高热物理因素。源于对学术的共同追求,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吕奔教授关于脓毒症等超高的科研造诣,以及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吸引了她。2018年,袁芳芳从广州回湘,加入吕奔团队,开始进行博士后研究。该团队采用高环境温度与高湿度制备热射病小鼠模型,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热射病中的作用,并首次发现ZBP1是热应激活化RIPK3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关键分子。

随着袁芳芳以及团队成员发现高温会激活细胞的程序性死亡通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即便给患者降温后,其仍可能走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而他们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既往国际学术界关于高温直接“杀死”细胞的观点,为热射病等危重症的防治提供了重要新思路。

从在实验室“扎根”到顶级期刊“生长”,袁芳芳表示,尽管科研过程有些枯燥,但不通过基础科研的大量探索,有些致病的机制可能永远不清楚,治病可能也就成了治标不治本。

目前,对热射病患者的治疗仍然没有特效药,想阻断热射病的病程,除了降温,还应对患者进行相应脏器功能保护治疗。尽管业界对肾脏、肝脏等脏器功能治疗的设备和技术已很先进,但热射病的治愈率仍较低。因此,袁芳芳希望将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基于热射病等危重病研究,进一步在特异性治疗药物或干预方案方面取得新进展,将研究成果服务于临床诊疗。

上一篇:亿百润官网登录_亿百润官网-环球精选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