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评:让职业健康理念融入每个企业和职工的血脉 今日快看
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本人,都应树立这样的意识: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成功的基石。用人单位要认真履行职
2023-05-11(资料图)
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本人,都应树立这样的意识: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成功的基石。用人单位要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为劳动者创造健康、安全、舒心、舒适的工作环境;广大劳动者要树立“要职业,更要职业健康”的理念,不能抱着“先赚钱后治病”“反正得不了职业病”的侥幸心理,要增强职业健康意识,主动进行自我保护。
安徽省同福石材城内小微企业的工人们说:“以前工作一天,满头满脸都是灰,现在下班了,洗个手就能出门”;重庆积极推进职业健康管家服务,职能部门当好企业的“参谋”,着力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上海启动流动体检车项目,让体检车跟着“小哥”跑;冶金矿山行业关注职工心理健康,让矿工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近日《工人日报》推出“职业健康新实践”系列报道,围绕职业健康,聚焦多地若干行业、企业的典型经验,探寻职业健康事业发展的新形式、新路径。
从系列报道可以发现一个可喜的变化,即不少企业、职工以及相关部门,其职业健康理念较多年前有了明显增强。这可以说是对多年来我国职业健康保护工作成绩的肯定,同时也给未来相关工作提出新的课题。
职业健康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职业健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事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关乎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关乎劳动者的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强化政府监管职责,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对维护全体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职业健康需要新实践、新思路。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职业健康的发展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各地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实施健康管家服务试点,以具备职业健康检查能力的医疗机构为主体,协同疾病控制、职业卫生服务等机构,组建职业健康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职业健康教育服务;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积极性,改变了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使用新技术,建立职业健康危害监测网络系统,全面推进职业健康数字化治理;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保障,工会组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述努力不仅让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获得感显著增强,而且让职业健康理念在全社会得以普及和推广,让企业和公众的职业健康素养得以提升。数字表明,2022年全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比2017年下降58%,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发生职业病的人群和行业已不再仅集中于工业人群和工业产业,而是正在向科技行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蔓延。我国法定职业病分十大类共计132种,涉及诸多行业领域。如今,给很多办公室白领带来困扰的腰颈椎疾病、鼠标手、内分泌疾病、疲劳综合征等,虽说没有列入法定职业病范围,但其存在比较普遍。
因此,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本人,都应树立这样的意识: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成功的基石。用人单位要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为劳动者创造健康、安全、舒心、舒适的工作环境;广大劳动者要树立“要职业,更要职业健康”的理念,不能抱着“先赚钱后治病”“反正得不了职业病”的侥幸心理,要增强职业健康意识,主动进行自我保护;卫健部门、行业协会和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指导、监督、保障、服务作用,夯实我国职业健康基础,引导和帮助公众逐步提高职业健康意识和素养。
行百里者半九十,职业健康事业永远在路上。让职业健康理念融入每个企业和职工的血脉,还需全社会形成合力,需要管理部门、医务工作者、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共同努力。